• 联系我们

  • 电话:13241188166
  • 座机:010-56216670
  • 扫一扫,添加微信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卫健委推进食药物质“健康声称”,广西试点启动!哪些品种有望入选?

2025-07-31

  日前,国家卫健委答复政协提案,明确将从已批准的106种食药物质切入,探索以数字标签形式体现“健康声称”,通过“小切口”试点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2025年7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表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推进中,先选代表性物质试点并跟踪评价,再逐步完善管理办法。随着试点方案的逐步明晰,哪些物质将率先入选试点名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政策与制度:为“健康声称”筑牢基础
  政策依据:2025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链条监管的意见》,要求“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健委要加强协作,统筹完善食品健康声称和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相关工作”,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也明确提出“探索推广食药物质健康声称,扩大食药同源品种范围”,为“健康声称”落地提供了政策依据。
  制度保障:国家卫健委正协同市场监管总局深入研究食品声称法规与机制,旨在规范各类功能声称的应用场景与标准,为“健康标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7月印发的《食品声称通用标准》立项计划,进一步填补了食品功能声称领域的法规空白。

(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实践框架:明确“健康声称”的边界与路径
  据悉,目前食药物质声称方案已为试点划定清晰范围:
  - 范围前提:基于传统中医理论传递养生功效,仅限食药物质原料,不涉及保健食品等特殊类别;
  - 声称规范:属食养声称(不涉疾病治疗),声称仅针对单个主要物质,暂不包含组方和小复方,且适用人群为健康人群,目前已梳理出80种适宜声称物质;
  - 实施方式:由省级卫生部门提需求、制方案,报国家卫健委审批后,挑选重点物质和省份试点。
地方探索:广西启动试点申报,多地经验提供参考
  综合政策导向与地方实践,具备三大特征的物质更易入选:一是符合传统中医养生理论,功效清晰且无争议;二是有长期食用历史,安全性已得到验证;三是具备地方产业基础,便于试点数据收集与成果推广。
  2025年3月,广西在南宁召开“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及食药物质宣贯会”,明确将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数字标签应用和健康声称试点,探索通过数字标签传递食养功效信息。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受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委托,赴5市开展试点申报调研,聚焦罗汉果、粉葛、铁皮石斛、灵芝等本地优势品种,通过座谈与实地考察研判产业现状,为推选3个试点品种提供依据,凸显了道地资源在试点中的优先地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此外,铁皮石斛、灵芝等物质在广东、重庆等地过往试点中应用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安全性与市场数据,有望成为热门候选;黑龙江、山西也于2025年2月发布通告,公开征集食药物质目录修订增补建议,为后续试点储备物质资源。

(来源: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近年来,大众对食药物质的健康需求持续升温,但长期以来,这类物质的功效声称缺乏规范的标识与传递渠道,既影响消费者的清晰认知,也制约了相关产业的有序发展。“健康声称”试点的推进,既是对大众健康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推动食药物质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随着标准化体系的完善,消费者将获得更清晰的健康指引,产业也将迎来规范化发展的新机遇。
  新食品原料申报的成功,离不开资料规范与全流程把控。近年审批效率提升,但因预评估不足、资料不当等导致的延期、不予许可仍频发。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食品原料及实质等同名单中,北京中健天行医药凭借多款产品获批的成绩,在行业内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成功申报经验,项目实力名列前茅。我们可为申报的新食品原料提供全面评估与分析,量身定制经济、可行且有保障的申报方案。欢迎相关申报企业来电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