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电话:13241188166
  • 座机:010-56216670
  • 扫一扫,添加微信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1780元“人参皂苷抗癌神药”被查!监管严打食品虚假宣传,三招教你避坑不踩雷

2025-08-26

  在健康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营养健康产品市场蓬勃发展,但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药品虚假宣传的乱象,不仅导致消费者破财误治,还破坏市场公平,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随着监管“铁拳”出击、消费者认知提升,这一局面正逐步扭转。
  PART.01典型案例曝光:1780元“人参皂苷食品”虚假宣传被立案
  近日,“高价人参皂苷食品暗示抗癌功效”事件引发关注,大连市金普新区市场监管局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涉事产品“富力博士人参皂苷Rg3”售价1780元/盒,实为普通固体饮料,却被包装成“抗癌神药”,罗列存疑专利、虚构“中药一类单体创新药”资质,借AI客服暗示可辅助治疗肺癌、肝癌,还捆绑正规抗癌药混淆概念,目前产品已下架。
  此类普通食品冒充“神药”的案例并非个例:
  - 4.8万元的“救命人参膏”:北京四中院曾审理一起案件,一款售价超4.8万元的“人参膏”,实际只是普通方便食品,商家却宣称能“抗恶控瘤、延长晚期患者生命”。最终法院判决商家“退一赔三”。
  - 私域直播里的“万能食品”:短视频、电商平台中,磷虾油、神经酸等普通食品,常被包装成“调节三高”“预防痴呆”的“神品”。2025年上海“守护消费”铁拳行动中,某公司通过微信群、私域直播,宣称所售食品能“降血脂、消肺结节、抗癌”,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已依法对其处罚。
  需要特别提醒:
  这些违规产品既无保健食品必备的“蓝帽子”标志,也无药品专属的“国药准字”批号,完全属于普通食品范畴,却虚构药品资质、宣称治疗功效,不仅坑害消费者,还让合规经营的保健食品行业和药品行业,无辜承受“虚假宣传”的负面舆论。
  为整治此类乱象,2025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部署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联合多部门聚焦“私域直播”“健康讲座”等隐蔽营销场景,重点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目前行动成效显著,已于8月23日公布第一批典型案例;其中,上海市2025年上半年共查办相关案件2182件、移送公安37件,有效震慑了违法主体,为消费者筑牢权益防护网。
  PART.02避坑指南:三招分清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别再被忽悠
  很多人受骗,是因为分不清“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品”的区别,骗子正好钻了这个空子。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记住“看、听、问”三招就能识别套路,精准避坑。
  1. 看标志/批号:买“能保健”的产品先找“蓝帽子”及批准文号(查询路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特殊食品信息查询”专栏),买“能治病”的产品必查“国药准字”批号(查询路径:国家药监局官网“药品查询”板块);没有这两个标识的普通食品,说啥“治病功效”都是骗钱。
  2. 听话术:只要听到“治疗”“抗癌”“降三高”“治结节”“延长生命”“包治百病”“等词,哪怕是AI客服暗示、主播“隐晦提及”、“包装再精美”,都别信——食品没这本事,保健食品也只能说批准过的“保健功能”,没有“国药准字”的产品更不能宣称治疗。
  3. 问渠道:优先选择官方旗舰店与连锁药店。私域社群、朋友圈代购、健康讲座等场景是虚假宣传高发地。建议消费者登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真伪。
  如果遇到疑似骗局,保存聊天记录、购买凭证等证据,直接拨打12315举报,符合条件可像北京案例那样,要求“退一赔三”追回损失。
  健康消费不该是“智商税”,希望监管、企业、消费者、媒体继续协同,让普通食品回归“吃”的本质,让保健食品真正守护健康,让药品精准治疗疾病,彻底让“食品冒充神药”的骗局消失!如果你或家人遇到疑似虚假宣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别忘了转发给身边注重健康的人,一起避开骗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