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电话:13241188166
  • 座机:010-56216670
  • 扫一扫,添加微信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70%增量从何而来?榜单揭晓:2025营养保健七大高增长赛道全景

2025-09-26

  2025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分化,标志着行业增长逻辑已从普惠性的“规模扩张”,彻底转向深耕价值的“质效革命”。当传统品类增长乏力,超过70%的市场增量究竟从何而来?答案藏匿于七大细分赛道所勾勒的“新价值地图”之中,这不仅是增速的简单更迭,更是产业价值逻辑的一次全面重构。
一、抗衰赛道:新旧原料共振,贡献15%增量
 
  全球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口服抗衰老成分市场规模已达25.46亿美元,中国贡献了其中的28%份额。抗衰赛道以35%的增速贡献整体增量的15%,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突破220亿元。与2024年不同的是,赛道内部呈现“主流巩固、新兴爆发”的二元格局:NMN2025上半年,仍以12亿元销售额占据核心地位,但增速已从68%放缓至35%;而麦角硫因凭借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成本降低90%,成为现象级成分,上半年销售额达8.5亿元,同比激增600%。
  技术迭代正在重塑原料竞争格局:分子量<1000Da的胶原蛋白肽产品市占率提升至67%,较2024年提高12个百分点,搭配透明质酸的复合配方,精准匹配Z世代“抗初老”需求。新兴原料方面,PQQ在完成新食品原料身份后加速渗透,尽管市场规模仅4.2亿元,但增速高达180%,成为资本关注的新焦点。
  代际需求分化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Z世代(25-30岁)对抗衰成分的科技敏感度提升,贡献42%的抗衰消费,聚焦“皮肤抗皱”“熬夜修复”等预防型场景,PQQ的"线粒体激活"、麦角硫因的"靶向抗氧化"等概念,在小红书相关笔记超10万篇,成为新消费群体的选择依据。50岁以上人群则侧重“肌肉流失”“认知保护”,推动胶原蛋白肽与肌酸复配产品增速达53%。
二、心脑血管赛道:老龄化驱动,贡献14%增量
 
  心脑血管健康品类以37.4%的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较2024年同期)位列成熟赛道首位,成为贡献增量的核心引擎(14%)。这一赛道的爆发源于成分创新与场景适配的双重突破:辅酶Q10备案产品达1840款,居功能性保健食品首位,而纳豆提取物因“溶血栓”关联需求增速480%,形成与鱼油、磷虾油三足鼎立的格局。
  产品策略呈现明显的精准化趋势:“南极磷虾油+虾青素”复配产品以340.4%的增速领跑细分市场,其“每日1粒”的适老设计使复购率高达42%。从渠道看,这类产品在下沉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河南、山东等地进口额分别增长74.7%和36.3%,反映出内陆地区健康意识的快速觉醒。三四线城市正预计贡献30%的新增市场容量。
三、女性赛道:本土逆袭+场景细分贡献13%增量
 
  女性健康赛道以26.0%的增速贡献13%的市场增量,2025年最大的变化是本土品牌的全面崛起:进口口服美容品市占率从2024年的17.6%骤降至9%,而主打“亚洲肤质适配”的本土产品凭借精准配方实现弯道超车。作为占据保健食品58%消费额的核心领域,其已从“通用滋补”转向“全生命周期精准呵护”的深度变革。
  赛道内部呈现清晰的场景细分:孕期复合维生素占比35%,某品牌“叶酸+燕窝酸”组合因临床数据支撑成为母婴渠道爆款;更年期调节产品增速32%,采用“大豆异黄酮+γ-氨基丁酸”温和配方的产品复购率达51%;年轻女性则追捧“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组合,推动相关软糖产品年销突破15亿元。
  价格带方面,1000元以上高端产品虽仅占8%份额,却贡献了32%的销售额,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女性健康与抗衰赛道出现交叉融合,含胶原蛋白肽的助眠软糖在25-35岁群体中渗透率半年提升17%,开创了“beautysleep”的新品类。
四、益生菌赛道:功能延伸+本土突破贡献12%增量
 
  保健食品益生菌赛道以21%的年增速稳步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达138亿元,贡献12%的市场增量,预计2026年将突破189亿元。该赛道已从单一“肠道调节”延伸至全身健康管理,形成“基础调节+精准干预”的产品矩阵。
  基础肠道调节类产品仍占主导(62%):但精准功能品类增速更快:PS128情绪益生菌、B420体重管理菌株占比提升至58%,某含鼠李糖乳杆菌HN001的产品经试验验证“焦虑评分降低31%”,在白领群体中复购率达45%。目前市场监管总局正研究益生菌备案技术要求,计划将9种菌株纳入原料目录,进一步释放创新潜力。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贡献42%订单:推动产品形态创新:“火锅搭档”“熬夜救星”等场景化包装产品爆发,微界健康推出的冻干益生菌凭借“即食无冲饮”特点,3个月用户破百万。本土企业已实现技术反超,Swisse等国际品牌市占率从38%降至25%,汤臣倍健自主专利益生菌LPB27产品年销突破8亿元,证明“高活性菌株+性价比”策略的有效性,推动行业从“概念调理”向“科学解决方案”转型。
五、钙与骨关节健康:刚需创新,贡献6%增量
 
  钙与骨关节健康品类以34.9%的增速贡献6%的增量,虽看似传统却暗藏创新:条装液体钙解决老年群体吞咽难题,复购率达38%;氨糖+中药提取物复配产品占比60%,某品牌“氨糖+骨碎补”配方因“修复+补钙”协同效应年销破6亿元,契合“天然成分”受追捧的市场趋势。
  场景延伸推动增长多元化:产后女性需求增速25%,带动“钙+D+K2”复合剂型增长40%;运动人群的“关节保护”需求则推动硫酸软骨素产品增速达37%。从区域看,山东、广东等产业集群地集中了全国 62% 的注册产品,为品类创新提供了产业基础。
六、婴童精准营养:少子精养驱动,贡献6%增量
 
  尽管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婴童保健食品仍逆势增长,2025年贡献6%的市场增量,呈现“量稳价升”特征。“少子精养”理念推动家长从“基础补充”转向“科学定制”,催生按年龄、按需求的精准化产品矩阵。
  分龄配方成为行业共识:0-3岁聚焦“肠道健康”与“钙铁锌补充”,含乳双歧杆菌HN019的益生菌滴剂因“无蔗糖、活菌稳定”年销破5亿元;3-6岁侧重“视力保护”与“免疫力提升”,“叶黄素酯+玉米黄质”护眼软糖在母婴渠道增速达67%,匹配儿童“护眼需求暴涨”的市场痛,6岁以上关注“脑发育”,添加PS(磷脂酰丝氨酸)的DHA产品溢价能力达30%。
七、睡眠管理赛道:情绪经济催生,贡献5%增量
 
  睡眠管理类保健食品以55.8%的2024-2025全年同比增速成为黑马,2024年市场规模达28.3亿元,贡献5%的市场增量。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48.5%的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其中30岁以下群体占52%订单,改写“助眠是老年人需求”的传统认知。该赛道由“熬夜经济”与“情绪压力”共同驱动,形成“成分创新+场景复合”的增长逻辑。
  GABA(γ-氨基丁酸)仍为主流,市场规模14.5亿元(占比51%);褪黑素产品规模7.5亿元;酸枣仁、灵芝等药食同源成分快速崛起。复合功效成为新趋势,“睡眠+抗衰”“睡眠+减脂”等组合满足多元需求,含胶原蛋白肽的助眠软糖、“睡前30分钟”的剂型设计精准匹配Z世代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该赛道与情绪健康领域加速融合,“GABA+PQQ”助眠抗衰组合,实现“一夜安睡+晨起活力”的双效体验,31-40岁女性中渗透率达29%,开创了跨场景新品类。
  结语:2025年七大赛道贡献70%增量的背后,是"技术突破-政策松绑-消费升级"的三重共振。政策端,备案制改革持续深化,原料目录动态扩容与复方备案试点打开创新空间;技术端,合成生物学等技术降低高端成分成本、缩短产品周期;消费端,用户从"看品牌"转向"看成分、看数据、看场景",倒逼企业从"营销驱动"转向"科研驱动"。未来,能锚定细分需求、以技术支撑功效、用创新贴近场景的企业,将在这场增量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