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电话:13241188166
  • 座机:010-56216670
  • 扫一扫,添加微信

保健食品备案原料目录“纳新”在即,数十种排队入场,100+未来可期!

2025-08-14

  近年来,保健食品原料备案目录的动态调整持续引发行业关注,成为驱动行业规范发展与创新升级的关键风向标。目前,由24种营养素补充剂与10种功能原料构成的“24+10”格局已形成。与此同时,原料扩容的步伐不断加快:30余种复方配伍试点原料已进入实践探索阶段,另有数十种原料处于研究推进过程中,未来总量有望突破100种。这一系列进展标志着我国保健食品原料管理体系正从“基础保障”向“多元拓展”跨越,逐步构建起更完善、更多元、更适配公众健康需求的全新框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1
 
已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分类
  (一)营养素补充剂(24种)
  依据《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24种营养素及对应的85个化合物被明确纳入,功能声称严格限定于补充特定营养素,为基础营养补充类产品搭建了标准化合规框架。其中,“酪蛋白磷酸肽+钙”作为复配原料创新纳入,通过促进钙吸收的协同作用优化补钙产品备案路径;DHA藻油则支持单方或复配备案,以“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覆盖全人群需求,丰富了产品形态。
  (二)功能原料(10种)
  功能原料的纳入呈现分阶段推进特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2021年3月,辅酶Q10、破壁灵芝孢子粉、螺旋藻、鱼油、褪黑素5种原料首批落地,以成熟的功效研究数据开启功能原料备案先河;
2023年10月,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加入,填补了优质蛋白补充类原料的备案空白;
  2024年5月,人参、西洋参、灵芝正式纳入,要求原料品种严格遵循《中国药典》标准且仅限单方使用。其中,人参、西洋参可声称“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缓解体力疲劳”,灵芝则聚焦“增强免疫力”,实现了传统养生资源与现代监管标准的有机融合。
2
 
既往招标成果:63种研究原料加速转化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含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过两次专项课题招标,累计推动63种(类)原料研究,成为原料目录扩充的重要推动力。
  (一)2017年首次招标(26种系列原料)
  2017年9月,针对沙棘(油)、人参(红参)、西洋参、天麻等26种原料启动研究。成果显著:辅酶Q10等5种纳入首批功能原料;人参、西洋参、灵芝也于2024年纳入;天麻、三七等8种进入复方配伍试点名单。>>点击查看<<
  (二)2018年第二批招标(37类原料)
  2018年9月,分6个包组推进阿胶、蜂胶、松花粉、DHA、益生菌等37类原料研究。转化成果包括:DHA藻油、大豆分离蛋白等4种纳入目录;黄精、薏苡仁等8种进入复方配伍试点,为药食同源原料的复方应用开辟路径。>>点击查看<<
3
 
待纳入原料:100+阵容加速集结
  目前,多领域原料的纳入进程正处于关键推进阶段:
  复方配伍试点深化:2025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组织贵州、广东、广西等8个省(区)召开座谈会,研究先行先试开展保健食品复方配伍备案,初选30余种中药材为复方产品备案探路,加速传统配方的现代化转化。
  特色原料落地提速:2023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在人大建议答复中提及正推动番茄红素、蜂胶等纳入目录;同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承担的“蜂胶、蜂王浆纳入备案目录”项目通过验收。2025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披露正研制《保健食品原料 盐酸氨基葡萄糖》等13种原料质量标准,计划将氨糖、硫酸软骨素纳入目录。
  益生菌与益生元拓展:2025年7月,菊粉、低聚果糖、抗性糊精纳入备案目录论证启动会召开,计划10月底前完成论证,进入实质性阶段;8月,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推进9种益生菌(如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等)安全性评价,拟纳入目录支持备案管理。
  此外,更多原料处于研究评估中,100+原料阵容未来可期。
  从“24+10”的现有格局到“100+”的近景蓝图,保健食品原料备案目录的更新不仅是数量的跨越,更是监管逻辑、产业创新与公众健康需求的深度融合。这一进程既通过标准化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又以科学验证筑牢安全防线。展望未来,随着更多原料的规范化纳入,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将将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跨越,构建以精准营养为核心的健康产业生态,为健康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中健天行医药专注于营养保健食品领域的技术研发、注册申报及成果转化,拥有一站式研发创新服务平台,保健食品SC证品牌生产基地,中国保健食品批文转让交易平台,建立了一站式产学研协作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获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致力于为企业提供高标准研发创新申报服务,欢迎申报企业来电与我们咨询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