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电话:13241188166
  • 座机:010-56216670
  • 扫一扫,添加微信

千年古方的现代突围:从“六味地黄茶”热销看保健食品复方备案的未来

2025-10-30

  三诺食疗推出的“六味地黄茶”,以6元/瓶的定价迅速走红,成为药食同源领域的一大亮点。据食品板报道,该产品在五个月内销售额有望突破一亿元,未来三年目标更是剑指五亿。这一现象并非偶然的消费热点,而是千年中医药配伍智慧在现代市场中一次有力的价值印证。在2025年《国产复方配伍保健食品备案试点工作方案》启动实施的重要阶段,“六味地黄茶”的成功,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古方今用”的实战范例,更从市场端为备案制度如何在“合规性”与“市场性”之间取得平衡,指明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优化方向。
  一、先辨边界: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复方备案产品的本质区别
  要准确把握“六味地黄茶”对保健食品复方备案的启示,首先必须厘清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复方备案产品在法规定位、功能声称及原料使用等方面的根本差异。这是后续分析得以成立的基础,也是备案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
  二、核心启示:从“六味地黄茶”看保健食品复方备案的优化路径
  尽管两者所走的合规路径不同,但“六味地黄茶”在古方现代化转型中所展现的原料策略、剂型设计与场景创新,对保健食品复方备案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具体而言,可为备案制度的实施提供以下启示:
  1. 原料策略:以“药食同源”为基础,降低备案门槛
  “六味地黄茶”得以快速上市,关键在于其配方完全采用“药食同源”原料,有效规避了新原料审批的复杂程序。这一思路同样适用于保健食品复方备案:若在古方转化中优先选用目录内原料,将显著降低企业的备案成本与周期,推动经典名方更快走向市场。具体思路详见《36味原料×7大经典古方:破局复方备案,决胜保健食品新市场》。
  2. 市场定位:以“场景化创新”突破消费认知壁垒
  “六味地黄茶”通过“瓶装茶饮”这一日常形态,将传统方剂从“药材”成功转型为“饮品”,精准切入办公补水、户外解渴等高频生活场景。这提示备案产品应跳脱“胶囊、片剂”等传统剂型思维,转向更具场景契合度的形态设计,避免未来陷入“合规却不叫座”的困境。例如,具备“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产品,可开发为运动饮料或便携口服液,并标注“运动后补充”,以增强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意愿。
  结语:从市场样本到制度完善,推动古方备案高质量发展
  “六味地黄茶”虽未走保健食品备案路径,却以其市场表现验证了“古方+现代形态”的广泛接受度。而保健食品复方备案制度的根本意义,正是为这类具备功能基础与市场潜力的传统方剂,开辟一条合规、高效的产品化通道。
  展望未来,备案政策可积极吸纳来自市场实践的启示:通过简化“经典名方”复方的评审流程,降低转化门槛;通过鼓励剂型与场景融合的创新,激活消费端认同。唯有在制度设计与市场需求之间建立有效对接,才能实现“古方智慧”与“现代合规”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从同质化的“普通食品红海”,迈入差异化、规范化的“保健食品备案蓝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