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资质荣誉
团队风采
合作伙伴
业务领域
保健食品
新食品原料
特医食品
食品添加剂
化妆品新原料
食品认证
临床评价
批文转让
研发中心
研究机构
产品研发
专家论证
研究答疑
文献发表
生产基地
企标备案
SC认证
小试中试
贴牌加工
动态核查
原料智库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科普园地
审评动态
联系我们
新食品原料
申报流程
政策法规
经验分享
原料目录
联系我们
电话:13241188166
座机:010-56216670
客服1:
客服2: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领域
>
新食品原料
>
经验分享
>
新食品原料解读篇之线叶金雀花
2022-02-23
2014年6月26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线叶金雀花为新食品原料的公告(2014年第12号)”正式批准线叶金雀花为新食品原料。
线叶金雀花,生长在南非200公里以北的赛德伯格地区,在南非,与“黄金、钻石”并称为南非三宝,是目前最时尚的草本植物饮品之一。又称为南非茶或者南非博士茶。生长在南非海拔四百五十公尺以上的高原地带,酸性土壤,年降水量需要保持在380-650mm。加工后制成的一种天然健康饮品,含丰富的抗氧化类黄酮,对清除人体自由基,调节人体机能,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起显著的疗效。
线叶金雀花的成分
线叶金雀花中富含酚酸类及黄酮类化学成分。
其中酚酸类成分中有4种羟基苯甲酸类,包括4-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香草酸以及丁香酸;有4种苯丙酸类,包括对羟基桂皮酸、咖啡酸、阿魏酸以及 4-羟基-3,5-二甲氧基桂皮酸。
黄酮类成分包括槲皮素、芦丁、异槲皮苷、东方蓼黄素、异东方蓼黄素、木犀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金圣草素、aspalathin 和 nothofagin 等。
一般认为,酚酸类成分是抗微生物、保肝、抗氧化等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黄酮类成分对抗氧化应激、解痉、抗病毒等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线叶金雀花中含有自然界中少见的碳-碳联结的双氢查尔酮苷成分:aspalathin 和 nothofagin,是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并作为线叶金雀花质量控制的指标。
线叶金雀花的作用功效
自由基清除及抗氧化作用:
Kroyer G T.通过 folin-ciocalteu试剂法及DPPH自由基清除法比较线叶金雀花与绿茶水提取液的总多酚含量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发现,线叶金雀花水提取液的总多酚含量(315 mg⋅g-1)显著高于绿茶水提取液(209 mg⋅g-1),自由基清除率半数有效剂量 EC50(138 mg⋅g-1)显著优于绿茶水提取液的EC50(424 mg⋅g-1),表明线叶金雀花具有高含量的总多酚和显著的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作为天然食品抗氧化添加剂。
此外,Yoo,Kyung Mi与Joubert E也发现线叶金雀花水提取液可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
心血管保护作用:
众所周知,作为一线降压药物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压作用温和、持久,可保护靶器官,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
Persson IA等通过让17名健康志愿者接受单次口服剂量的400ml绿茶、红茶和线叶金雀花,在0、30、60和180分钟时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观察线叶金雀花保护心血管作用。结果发现在30、60 min后,ACE被显著抑制,表明线叶金雀花可能通过抑制ACE的活性来发挥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脑血管保护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CIR)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脑血管病的70%-80%,主要是指由于脑部缺血导致脑细胞受损,恢复血流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以及高死亡率是其主要特点,使其备受关注。
CIR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级联反应过程,涉及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血脑屏障受损、凋亡通路以及氮化应激等。
其中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是导致CIR的两个重要因素,而线叶金雀花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应激及抗炎症损伤的特性,所以其对于CIR的治疗具有深刻意义。
降血糖作用:
线叶金雀花可治疗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血管并发症,特别是用来抑制活性氧对于眼膜系统的过氧化作用。
Ulicná O等通过观察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的血浆和不同组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发现线叶金雀花可以显著降低其含量,特别是眼部MDA,说明线叶金雀花可防止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的影响。
抗癌、抗诱变作用:
线叶金雀花可通过改变细胞的氧化状态、致癌物质的代谢酶类、减少致癌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等方式发挥抑癌和抗诱变的作用。
van der Merwe J D等通过比较南非线叶金雀花、蜜树茶及茶树茶(黑、乌龙和绿茶)的抗诱变活性,结果发现,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诱变的作用。
Marnewick等用线叶金雀花、蜜树茶和绿茶测定小鼠皮肤癌发生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线叶金雀花提取物可以明显地抑制皮肤肿瘤形成。
抗炎作用: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过程涉及氧化应激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
研究调查了线叶金雀花提取物对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改善效果,结果发现,线叶金雀花可以减弱LPS诱导的肝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推测该作用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以及抑制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保肝作用:
线叶金雀花具有肝脏保护功能。Ulicná O等通过研究线叶金雀花对由四氯化碳所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发现在肝病患者的饮食中使用线叶金雀花可作为植物肝脏保护剂。
Ajuwon Olawale Razaq等通过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诱导的肝脏和肾脏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发现线叶金雀花的补充能够减轻 t-BHP 诱导的肝脏肾脏变化,表明其能够防止肝和肾毒性氧化损伤。
消化系统保护作用:
线叶金雀花已广泛用于腹部痉挛和腹泻。GilaniAH等通过用兔空肠组织实验,结果显示线叶金雀花中黄酮及其他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物质可以对消化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表明线叶金雀花具有显性K(ATP)通道活化和弱Ca(++)拮抗剂机制的组合,因此证明其在多动性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线叶金雀花还可用于肠道炎性疾病。Baba H 等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给与线叶金雀花干预,使得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好转,并且测得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尿中8-羟基-2’-脱氧鸟苷水平明显下降。由此说明线叶金雀花可以通过其抗氧化活性防止体内DNA损伤和炎症,改善溃疡性结肠炎。
脂肪代谢:
线叶金雀花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及类黄酮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抑制脂肪的生成并影响脂肪代谢,从而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及肥胖症。
Micheline Sanderson 等通过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探索线叶金雀花对于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线叶金雀花可以增加ATP含量,减少瘦素分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可能是通过抑制 PPARα,PPAR γ,SREBF1,FASN,AMPK 的mRNA的表达实现。
其他作用:
食用线叶金雀花有望增强身体耐力和减少身体疲劳。因为aspalathin具有抗氧化活性,可增加肌肉组织对于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这种有益的效果可能由肝脏和骨骼肌中增加的糖原累积诱导。
在线叶金雀花的化学成分中,金圣草素显示选择性支气管扩张剂效应,其可通过兔空肠,主动脉和豚鼠气管和心房等组织得到验证。此外,线叶金雀花还具有支气管扩张,解痉和降血压作用,主要是通过具有选择性支气管扩张作用的 K(ATP)通道活化介导,因此其可作为治疗充血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潜在药物。
新食品原料申报要完成成分分析、卫生学、毒理学安全性评价、风险性评估意见等报告,历经企业答辩、专家评审、补正资料甚至现场核查以及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申报材料要求和审核程序非常严格和复杂,成功与否与申报资料标准、规范的准备密切相关,应在申报之前进行预评估,以避免出现多次延期审查以及不予行政许可的情况。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食品原料及实质等同名单中,北京中健天行医药有多款产品获批,有丰富的成功申报经验,会对申报的新食品原料进行全面评估及分析,提供经济、可行、保障的申报方案,欢迎申报企业来电与我们交流!